企业外债备案相关法律法规
企业外债备案涉及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企业中长期外债审核登记管理办法》,这一办法旨在促进企业境外融资健康有序开展,提高中长期外债资金使用效益,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有效防范外债风险。以下是对这一法规的详细介绍: 法律背景:《企业中长期外债审核登记管理办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并于2023年2月10日起施行。这一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反映了我国对于企业借用外债的管理从备案登记制变革为审核登记制,这是对以往法律实践的细化和创新。 外债定义:根据《企业中长期外债审核登记管理办法》,企业中长期外债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及其控制的境外企业或分支机构,向境外举借的、以本币或外币计价、按约定还本付息的1年期(不含)以上债务工具。这包含了债、永续债、资本债、中期票据等多种债务工具形式。 监管机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对企业借用外债的审核登记管理,并建立相关的服务和管理系统。企业可以通过网络系统申请外债审核登记、报告信息等,不适宜使用网络系统的事项,企业可以使用纸质材料提交。 外债规模: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将根据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国际收支状况和外债承受能力,合理调控企业外债总量与结构,确保外债资金使用聚焦主业,有助于配合国家重大战略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资金用途:企业应当将外债资金使用聚焦于主业,符合国家的重大战略和发展规划。同时,企业必须遵守相关法规,确保外债资金的使用不会威胁或损害我国国家利益、经济安全等。 风险管理:企业借用外债必须建立健全的风险防控机制,具有偿债能力。企业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近三年不得存在贪污、贿赂等刑事犯罪,或因涉嫌犯罪或重大违法违规行为被立案调查的情形。 信息责任:企业须对其通过网络系统和线下提交的材料真实性负责,且应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防止隐瞒、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和重大遗漏。 违规后果:若企业在外债申请过程中存在虚假承诺或其他违规行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将会把相关违规行为记入信用记录,并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对企业及相关责任人进行惩处。 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及其部门不得直接或者承诺以财政资金偿还地方国有企业之外债,也不得为地方国有企业发行外债提供担保,这旨在防范中长期外债风险和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此外,企业在申请外债备案时,需提交一系列必要文件和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企业基本情况、合规情况、外债需求分析、偿债能力及风险预防措施、外债本息偿付计划等,还需出具真实性承诺函以证明所提交材料的真实性。 总的来说,企业在外债备案过程中需要遵守《企业中长期外债审核登记管理办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其外债融资活动合法、合规,并有效管理相关风险。同时,企业应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及时调整外债策略,确保其外债融资活动的顺利进行。
联系方式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8号北京国际大厦B座0611室
- 邮编:102600
- 电话:18600454486
- 联系人:樊经理
- 手机:18600454486
- 微信:18600454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