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范围
债务工具类型细化:根据《管理办法》,债务工具包括但不限于债、永续债、资本债、中期票据、可转换债券、可交换债券、融资租赁及商业贷款等。通过细化债务工具类型,不仅满足市场主体需要,鼓励创新,还减少了监管盲区。
间接境外借用外债:《管理办法》明确将境内企业间接到境外借用外债纳入管理范围,持续完善对重点行业企业监管,配合做好VIE架构企业管理、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等工作。
募集资金用途管理
正面导向:外债资金使用应聚焦主业,有利于配合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具体用途需符合以下条件:不违反我国法律法规;不威胁、不损害国家利益和经济、信息数据安全;不违背宏观经济调控目标;不违反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不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不得用于投机、炒作等行为。
负面清单:《管理办法》提出外债用途的正面导向和负面清单,从正反两个方面着力引导企业使用外债资金聚焦主业,有力配合落实国家重大战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更好利用全球资源要素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审核登记程序
申请时点与主体:企业应当在借用外债前取得《企业借用外债审核登记证明》,完成审核登记手续。境内控股企业总部(总公司、总行等)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提交申请报告并附相关文件。
申请材料:申请报告应包括企业基本情况、借用外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借用外债方案(包括币种、规模、利率、期限、募集资金用途等)、外债本息偿付计划及风险防范措施等内容。
变更与撤回:如遇变更情形(如外债币种或债务工具类型改变),企业应在有关情形发生前向审核登记机关提出变更申请。若因融资计划或方案调整等原因需要撤回审核登记申请的,应及时提交撤回申请。
事中事后监管
协同监管机制:建立联合有关部门和地方发展改革部门的协同监管机制,通过网络系统进行在线监测、约谈函询、抽查核实等方式开展监督管理。
信息报送制度:企业需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包括每期发行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报送发行信息,以及在外债实际借用和履约过程中的重大事项报告。
违规行为处置:对于隐瞒、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和重大遗漏等违规行为,企业和相关中介机构将被纳入国家信用信息平台,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法律责任
真实性承诺:企业及其承销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和人员需对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并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执业规范。
行政责任:审核登记机关应严格按照规定权限、程序、时限办理外债审核登记,提高行政效能,提供优质服务。对于未按规定办理的企业及相关机构,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详细解读了企业外债备案的相关规定。这些规定不仅明确了管理范围和募集资金用途管理,还细化了审核登记程序和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同时强化了各方主体责任和法律责任 您可以咨询北京金九国际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为您一站式办理。